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方案 > 正文

小学环境设计方案

  1. 小学的学习环境很重要吗?孩子上了学区内一般学校,结果成绩不行,还学得粗野没礼貌?
  2. 小学生应该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的学习环境重要吗?孩子上了学区一般学校,结果成绩不行,还学得粗野没礼貌?

环境重要也不重要。

如果你能一辈子确保自己待在好的环境里,那环境重要。

如果你将来必定会进社会大染缸,那环境就不重要。

小学环境设计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前者,你只要放松自己随波逐流就行。

后者,你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区分好坏。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我孩子3岁上幼儿园,我已经告诉他们,不是什么都要学别的小朋友。你应该判断对错,好的学,坏的不要学。我的女儿做的不错。

小学环境设计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区非常重要,不要轻信有些人是言论“是金子到哪都发光”,人是有很强的塑造性的,尤其是小学阶段处于人格培养期,几乎是一张白纸,身边的孩子都是学霸你孩子也差不到哪去。

看看名校的升学率就知道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毕竟孩子一天大部分时都是在学校渡过的,在家庭教育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有能力还是要为孩子塑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

小学的学习环境很重要,但相对于中学来说,就差一些了。

小学环境设计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生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相比较影响更大的还是家庭环境。

小学生从6岁到12岁,从孩子的成长期来说,是属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顺从期,对家长的信赖性和顺从性还是比较强的。

小学生在学校的人际交往相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单纯的,对老师的信赖性也比较强,但是家长的影响会更大些。

小学生的认知是非和行为方式还是和家长对孩子的言行身教和潜移默化有更多更大的关系。

我几年前,我在送过孩子的路上,穿行在一个胡同中间,一个父亲骑电动车带着儿子上学,冷不丁从旁边的胡同里出来一个骑自行车的年龄稍大的男子,双方因为车速快,尤其是骑电动车的父亲可能是赶时间(眼看着孩子要迟到),因为刹车过急,电动车倒向了一边,但他和孩子都没有事情,父亲从车上下来,对着骑自行车的人破口大骂,我心里倒抽一口冷气:这样的父亲如何教育好儿子能懂礼、说话温和呢?

还有一次在一个重点小学的门口,所有的家长都等着接孩子,校门口,一个衣着靓丽的年轻妈妈和一个年轻的父亲因为停车发生了口角,这位年轻貌美的妈妈不知为何,对男子的车连踢带踹(二人的车均是不错的车子),还口吐脏话,一副泼妇相,当时我就想:她难道不担心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这种样子?

所以题主所说的小学生粗野没礼貌不见得都是学校的过错,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见得就是学校的水平不好,如果孩子在学校里成绩还算是非常优秀的,只是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比起来成绩就很不好了,那你可以说是学校的教学水平不好。尽管小学的生源水平对孩子们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大不过家庭和家长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学习环境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一般学校就不好。孩子的成绩下滑,学的没礼貌,是与他交往的人有关,还要从自身找原因。再好的学校也有不好的学生,在不好的学校也出息很多好学生。所以,还要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对症下药,慢慢纠正,教育他走正道,远离品质不好的学生。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当然,这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急躁,不要失去信心。孩子是可以变好的。

成绩不行是环境的事,能换不错的学校就抓紧换。

你如果如此想要孩子好成绩,你也要知道得到好成绩也有很多代价,近视啊,肥胖啊,精神压力大啊之类的。

粗野没礼貌的话,我觉得是你主观意识重了,他如果在你面前就不懂礼貌,对待陌生人也我行我素,家长的问题更大,也不全是学校问题。

如果只是孩子们之间有点胡闹不礼貌,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人品的教育家长扮演的才是主要角色。

小学生应该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讨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前,讲一个关于行为习惯的案例:1***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来说终身有益的。从孩子从开始有行为意识的时候,成人就要开始潜移默地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形为习惯,我认为要坚持“四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孩子由于年龄的差别,教师或成人在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时候,要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习惯不是一天就可以养成的,例如,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针对小、中、大班的孩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就不能是一样的。小班幼儿上课注意力的时间短,教师就不能用大班幼儿注意力的时间去要求小班的幼儿必须做到,这样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是幼儿能够达到并完成,不能够拔苗助长。再例如:课堂上幼儿举手回答问题的行为习惯,中大班的孩子会很好地按照要求去做,而小班的孩子,他们往往会一边举着手,一边回答问题,或者不举手就回答问题。那么,做为教师不能因为他们不能自控就不去要求,而是循序渐进地让幼儿控制自己的课堂行为,慢慢地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习惯。

二、正面鼓励的原则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要求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能够辨别什么行为习惯是对的,什么行为习惯是错的,当孩子的行为习惯没有达到成人的要求的时候,不要单一的对孩子进行批评或指责。而是从正面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个别幼儿吃饭爱掉饭粒,教师就可结合故事《馋嘴的大公鸡》,来教育幼儿如何爱惜粮食,并及时地纠正孩子餐具摆放,吃饭的坐姿,用勺子的方法等有错误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减少孩子吃饭掉饭粒的现象,从而形成良好的就餐行为习惯,如果单纯地进行批评,孩子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总掉饭料,教师要帮助幼儿找到原因,然后正面鼓励幼儿改进,并形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三、强化练习的原则